29.3.11

買樓置業的幾個謬誤 (3)


很多人在股海浮沉,買買賣賣,賺膁蝕蝕,埋單計數,還是輸多贏少,能打平手已算「股壇高手」了,還未計中間銀行與證券行從中取利與利息成本,更休提跑贏通脹率。買樓除賺了中間的自住或租金外,即使遇到十年一遇的金融風暴、海嘯,只要守得住,咬實牙關的每個月準時供樓,十年廿年後,樓價總會回來,翻一兩翻也不是難事。誠然,在股市賺錢的人的比例的確比在樓市少,但問題是這現象真反映的是什麼?箇中的原因是什麼?

買樓置業對於大多數市民來說是一生人的大決定﹝專業炒家不在此列﹞,這一買一賣的大決定不容易下,亦不會輕易下。買了一個單位,不論是自住還是放租,大多數人看的不是一兩年會易手,再起買賣的念頭最少也是三五七年之後的事,在這三五七年的時間裡,不會想亦不會去看自己的物業市價為多少,只因市價多少也大概不會影響買賣該單位的決定。因為買賣樓宇實在太麻煩了。買時要多番睇樓,實地考察,多番比較,比較不同單位之餘還要比較不同銀行的按揭計劃,再比定息還是浮息化算,再來便是上律師樓簽樓契,辦手續,厘印;賣時更煩,自住的要搬家折騰一番﹝換樓的話上述所講買樓的程序要先多做一次﹞,放租的要待租約滿後裝修一般安排客人睇樓,連租約賣的要與租客多番斡旋安排準買家睇樓,開價還價,你進我退才定下成交價,再上律師樓,向銀行還款……敢問,這些不麻煩嗎?香港人日常工作已夠繁忙,有誰可以在一兩年作多次樓宇成交?其實職業炒家要視炒樓為全職亦非無道理,因為要炒樓多番買賣所需的確是要全職的時間!相比起股票買賣又如何,相比起來方便得難以置信:從前是到證券行透過經紀買賣,進而用電話落盤,隨著互聯網的盛行及網上理財保密度提升,現在買賣股票是指掌間的事,工作忙嗎?早在開市前已可落五花八門的買賣盤,競價盤、限制盤、市價盤、止蝕盤、雙向限價盤,林林總總,以應付市場的迅息萬變。

這分別的結果是大多數人買樓置業「被迫」作長線投資,而在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則可長可短。從資產的流動性﹝Liquidity﹞看來買股票是強勝於買樓置樓的。很簡單,持有市值二百萬的匯控股票與持有市值二百萬的一個單位相比,當有急需套現的需要時這流動性的分別便立杆見影了。比如說有意外需要大筆現金做手術,現沽匯豐股票至少不需討價還價,不會被人知你有現金壓力而被大手壓價,「T+2 交易後兩天便有現金在手;賣樓套現呢?從找代理、買家計,到討價還價,買家巧施拖刀計再將價殺下十數萬,最後收到銀行的現款至少也得一兩個星期或以上。可惜的是這流動性的強勝正是股票投資者損手的源頭。

大市一天之內恒指波幅數百點已是震盪,其實只是上下波幅一兩個百分點而己,但這波幅已升穿或跌穿很多心理價位,這時輿輪紛起:大升者或說已累積一定升幅,後市有回吐隱憂;大跌時則說尚未見支持,有破位之慮。既然股票如此流動,何不早點套現?這樣一來,本來買下股票打算長線持有的見有小利便紛紛套現,變為短視投資;嚴守止蝕的亦是一樣,君子報仇十年未晚也!這結果是投資者大多未能認清自己的投資目的:短炒還是長期持有。敢問樓市十年能翻兩翻大賺一兩倍,股市沒有這樣的奇葩嗎?大有股在!中國人壽上市時市值只有幾元,今時今日已是三十元,升值六倍;騰信、比亞迪的升幅更是驚人,這些股票買下風險不高,至少不會跌至廢紙,什麼股票專家也說前景很好,可以長線持有,但敢問又有誰從一開始持有至現今?上升百分之五十不放者已是定力十足,一倍呢?兩倍又如何?有誰能抵受這現金套現的誘惑?唯一能守到現在的應該是抽新股時寄到家中,收到一紙股票的持有者,因為這現貨股票要存放到銀行或證券商才能買賣,放在「床下底」的股票流動性大有不足,現在卻是奇貨可居。
正是這資產流動性的方便限制了股票資產的升幅。在樓市,買賣的麻煩不會令投資者動輒生止賺或止蝕的念頭,上下百分之十、二十也不為所動,便易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了。

再說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另一大分別則是資訊的流通性。股票價格、成交額、買賣差價、市場消息等在這時代是每分鐘轟炸著大眾。電台、電視台、街上的大型熒幕、手提電話等不同的媒介都重覆不斷提供著最新的市場資訊,想置身事外也難;相反,樓價並不是公開透明的,縱然報章有每週成交個案及價格,但這不代表著每位業主手上的單位的市價。樓市的定價要視乎每個單位的位置、層數、大小、座向、以至間隔、裝修、還價技巧,銀行估價有助參考但不代表買賣協定的樓價。  換句話說,股票市場的資訊透明度高,當中所售賣的貨物是單一的,較接近完全市場競爭﹝complete competition﹞,每年盈利、大股東持股量、市場流通量、收購集資消息、重大股權變動,無一不在證監會的規定下必予以公開;而樓市的資訊流通遠不如股票,要知一個單位的合理價格要掌握的資訊比股票多亦不容易掌握,除了在田土廳找到的資料外,更多不寫在白紙黑字上,如是否兇宅?裝修如何?水電供應是否穩定?週邊景觀是山墳還是海景,鄰近名校還是堆填區?將來週邊是建遊輪碼頭還是港鐵新支線?這些資訊大大 影響樓價卻只能靠道聽途說了。可嘆的是,股票市場的資產流動性與資訊流通性越高,散戶因一時的風吹草動而作出不理性的投資買賣行為便越常見,因投資的心理因素而令股票市場的優點成了損手的主因。

1 則留言:

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