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4.11

《新著龍虎門》 ─ 黃玉郎





沒錯。要說的不是一般的書,是漫畫書,還是香港地道的漫畫,連載幾十年的《龍虎門》。讀這種香港薄裝漫畫的習慣,從中二時開始,至今已十多年時間,每星期仍然等待著多本漫畫上市。事實上《新著龍虎門》至今已連載了五百六十多期,即是說,十年多的時間了,還未計前傳、外傳等等,「新著」也不再新。

《新著龍虎門》是舊酒新瓶之作,改編風靡香港七十年代的《小流氓》、《龍虎門》,講述主角龍虎三皇王小虎、王小龍、石黑龍對抗黑幫的故事。初時打遍香港各大黑幫,繼而轉戰亞洲,挑戰日本羅剎教、韓國白蓮教、泰國通天教等。以武俠小說的武功為經,貫穿現代社會,如王小虎等手上用的都是iPhone,走在時代尖端。簡單來說,每一個故事就是打、打、打,加上恩怨情仇,就連載了四十年之長。情節很多時乏善可陳,最近可能是將要江郎才盡,讀起來更是味如嚼蠟。

香港薄裝漫畫書,一直給人的印象是市井之徒,旺角古惑仔之所愛,對折放在牛仔褲後袋,與書中肌肉人一樣入型入格,講打講殺,暴力、色情泛濫,不堪入目。但舶來的蝙蝠俠、超人、蜘蛛俠也來自美國漫畫,但為何能上大銀幕之餘卻沒有香港本地漫畫的待遇呢?同樣是以武力制服壞人,儆惡鋤奸,配以大英雄救世,說脫離現實,超人能飛,力大無窮;蜘蛛俠與蜘蛛DNA合以為一;與王小虎於現今懂九陽神功,火雲邪神能以易筋經殺人不相佰仲。事實上,漫畫是文化的分支,《龍虎門》橫跨香港泛四十年,已代表著這個社會的文化所在。當我們仰慕美國的救世英雄時,王小虎、石黑龍、火雲邪神等角色亦紮根在本土文化之中,與《風雲》一樣成為香港漫畫的經典。我們可以評論它的內容乏味,但不看而誅,鄙夷他們的粗俗,亦正是鄙夷自身文化。

看薄裝漫畫多年,得益卻菲淺。當中卻可學到不少中國歷史、文化,以至文學修養。要說《天子傳奇》系列,由周姬發始至明朝洪武大帝,細節固然天馬行空,但歷史大路卻一條不紊。試看《渾天寶鑑》這天子武學,「白雲煙、玫霞蕩、土崑崙、碧雪冰、紫星河、玄混沌、靛滄海、金晨曦、血穹蒼、玄宇宙」,十種顏色配以十種大自然景物,意境非凡。要說《神兵玄奇》以至現今的《春秋戰雄》,又有哪個小孩懂盤古開天闢地、女媧補天、夸父追日、神農氏嘗百草、伏羲畫八卦等傳說故事?又有哪個知道「饕餮」兩字是什麼意思?又如何發音?可知「老饕」一詞正是來自這神獸?這些都是在薄裝漫畫讀到。當中縱然粗鄙暴力,但終是宣揚著「邪不能勝正」這慨念,沙石雖多,至少並非一無可取。開卷有益,薄裝漫畫又豈會例外?

我讀書,的確很雜,古今中外,小說、散文、哲學、旅遊、經濟也在涉獵之內,漫畫亦不放過﹝除了英文書不讀之外﹞。張五常說世上的書多於天上繁星,廢物不知何幾,讀一百世也讀不完,不要浪費人生去讀一些垃圾書本,選書的時間要比讀書的時間長。我說,既然讀不完,只要讀書時那一刻是快樂,又何需在乎讀的是巨著還是市井之言?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