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.10.12

二十年來滄海桑田 ﹣ 從新城市廣場說起

近日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商務印書館原址因租金關係,宣佈結業,搬到較偏僻且比原址小三成的新舖經營,原址則由A﹠F承租。因為這件事,人們紛紛攢文,藉此緬懷著當年磚紅色、音樂噴泉置中的新城市廣場,其中一篇的blogger網文寫得很好:

【是新城市廣場,也是香港故事】

「然而背後真相,又豈是單一如斯?「新」新城市廣場,外表光鮮,只是與平民有關的,愈來愈少;人流依然,只是沙田人,甚至香港人,也愈來愈少。這些年來的香 港,亦步亦趨:小店死,名店鳴;街道消失,商場擴張。城市愈來愈光鮮,但不多與平民有關;鬧市中、車站外、醫院內,人漸多,但港人臉孔,愈來愈少。這個香 港故事,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。」

對我來說,最讓我感概近二十年滄海桑田的是到「麥當勞」的經歴。從小家住上水,二十年前上水沒有大商場,沒有水貨客,只有一兩條大型公共屋邨與居屋,小時侯,家境不算富裕,「出城」的機會不多。小孩總愛吃煎炸熱氣食物,當時到「麥當勞」食一餐快餐,一包薯條、一個漢堡已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。而從上水出發,最近的「麥當勞」就在沙田新城市廣場三樓。猶記得那火車的「卡位」餐桌設計,有一個人形大的「麥當勞叔叔」坐在其中一張餐桌,搭著小朋友的膊頭。那時到沙田新城市吃一餐麥當勞是多月一次的「喜慶事」,興奮得不能入眠。


隨著新界新市鎮的發展,逐漸向北,「火車」沿線大埔墟站與粉嶺站中間加了一個太和站,在太和站商場又開設了一家大型的「麥當勞」,有戶外遊樂場,地上舖了膠粒軟墊,名副其實的「兒童樂園」。從此以後,到麥當勞的路程近了許多,只需兩個火車站,但仍有出城外遊的感覺。再過幾年,上水開始發展起來,「新都商場」、「龍豐商場」、「上水中心」、「上水廣場」逐一落成,用天橋將幾個商場貫連起來,於新都地舖開設了大得驚人的麥當勞餐廳﹣﹣上水第一間麥當勞餐廳。從此,麥當勞的「早晨全餐」就成為我早餐常客,放學後不願回家的「打躉」勝地。現在,領匯接手了屋邨的商場,陪著我二十年的文具店、家品店在貼上一張小孩拿著橙色氣球的海報後逐漸結業;「麥當勞」開到家門口,出家門不需三分鐘就可買到與當年一樣的薯條,旁邊是一間Espirit Outlet,這是一條三十年的公共屋邨。


不得不佩服的是香港人的「適應力」,二十年的滄海桑田,起起跌跌,對身邊翻天倒海的轉變視而不見。變得再快,變得再差,我們總有辦法適應,適應力好得根本忘了改變之前是什麼樣子。屋邨內的「百佳超級市場」少說搬了三次,由大變小,由小變大,我也忘了究竟在
何時「百佳」搬到現址,總之,當我要買東西的時候,總會找到它的門口就是了。


就以上水為例,早年在屋邨中央有「冬菇亭」大排檔,因為衞生問題被拆,搬往一個新建成的「美食廣場」;過幾年,於美食廣場的商舖開始結業,剩下的舖位開始引入「大快活」等快餐店,原有的「大排檔」只剩下小得可憐的兩間;近來,領匯之下風雲色變,「美食廣場」再執位,現在賣尿片、奶粉的藥房進駐,有賣電話的PCCW,有遵理書院,有「大快活」、「一粥麪(大家樂集團)」,原本的「大排檔」東主呢?可憐地遷往地下巴士站旁的兩間小舖。養成了的習慣沒有改變,吃了多年的常餐依舊,價錢貴了一倍有餘,多了冷氣,多了卡位;卻少了「大排檔」的摺凳、大風扇,少了邊吃邊汗流浹背的狼狽。同一位「姐姐」端出來的奶茶,是否還是二十年前的味道?我不懂得。


香港什麼都有,惟一沒有的是個性


是誰滋養著這些轉變的發生?我們有沒有關心過身邊的文具店是哪時關門?我們有沒有為這些被
商業化的社區、被邊緣化的小企業發過一句聲?我們關心的是領匯的股價與派息率還是關心屋邨內的「大排檔」何時變成「大快活」?又有誰去向區議員反映一條三十年的老邨不需要一間Espirit Outlet?「洗腦」不用國民教育,二十年來,我們集體回憶已如溫水煮蛙般被慢慢洗去。


新城市廣場的惠康變成了City Super,現在的商務變成了A﹠F,說句心底話,我們是高興還是失望?我敢說,在十二月A﹠F新店開幕的當天,定必門庭若市,堆滿了一睹半裸男模的人群,不得其門而入。那時,又會有誰去哀悼那搬到老遠的商務印書館?別推說A﹠F的開幕是為了大陸的遊客,他們還停留在追高價而沒品味的名牌階段,A﹠F這不能炫富的品牌不對他們的口味。而且,這堆人大多是舉著iphon
e拍照,急不及待地上載到facebook 的香港人。在大陸,facebook是被禁的。


我們的麻木滋養著身邊的變化發生,我們已被生活中的常規、作息迫得喘不過氣,沒有閒暇去反思身邊的微小。花開花落,雞死雞鳴,領匯再霸道,生活還是這樣過,不是去到切膚之痛,樓價貴得再付不起租金落得無家可歸,我們懶哼一聲。


這讓我想起讀過的一篇文章,龍應台寫的一篇長文:【香港,你往哪裹去?】


「在香港,經濟效益是所有決策的核心考量,開發是惟一的意識形態。「意識形態」的意思就是,它已經成為一種固執的信仰,人們不再去懷疑或追問它的存在邏輯。所造成的結果就是,你覺得香港很多元嗎?不,它極為單調,因為整個城市被一種單一的商業邏輯所壟斷。商廈和街道面貌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:不管是又 一城還是太古廣場還是置地廣場,一樣的建築,一樣的商店,一樣的貨物,一樣的品味,一樣「歡迎光臨」的音調。走在光亮滑溜的廊道上,你看見物品看不見人, 物品固然是一個品牌的重複再重複,售貨員也像生產線上的標準模。連咖啡館都只有標準面貌的連鎖店。

  
如果僅只在這些大商廈裡行走,你會得到一個印象:香港甚麼都有,惟一沒有的是個性。大樓的反光,很冷;飛鳥誤以為那是天空,撞上去,就死。」

這篇文章,龍應台早在2004年發表。一個台灣人對香港的認識比我們所謂「以民為先」的政府更了解香港,早左八年前已經一針見血地指出香港的致命傷;八年後,不只未見改善,更變本加厲,更加露骨。這個關心香港的台灣人現今為台灣文化局局長
。香港的文化局呢?諷刺地,我們以拉布方式阻止了新政府的架構重組,因為我們懼怕「文化局」不是保育本土文化的而設,是為了統戰赤化而立的。


在我們哀悼新城市與商務的同時,請想想誰有份滋養著這些事情發生,你與我都責無旁貸。


延伸閱讀


龍應台 【香港,你往哪裏去?】
 一篇長文,亦是一篇好文,關心香港發展的朋友極力推薦花點時間一讀,當中的詰問簡直如醍醐灌頂。

GWO 【是新城市廣場,也是香港故事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