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.3.11

《香港百人》 ─ 陳振興




今日不說書,改說電視,一個亞洲電視本港台的電視系列──《香港百人》。顧名思義,這節目為介紹影響香港至深的人物,以半小時的節目淺述其一生。首集為董建華,繼有霍英東、任志剛、查良鏞、李嘉誠等香港巨人。今日說的不是偉人巨匠,是陳振興──一個二十九歲的八十後,亦是香港單車隊的成員。

陳振興是香港單車隊唯一山地越野賽的隊員,亦是二零一零年廣州亞運會首面山地越野單車賽事的金牌得主。從中二開始接觸單車,到二十一歲毅然放棄工作投身港隊,到現今八年時間,終於上年在廣州加冕而成亞洲第一。八年來只有單車,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是訓練,一半時間以上在昆明,所以家是在遠方,不是父母雙在的香港。沒有假期,沒有休息,一星期七日對他失去了意義。一年的訓練足以環繞半個地球,枯燥的訓練生活令他每天在單車上討厭著單車。幸然,辛苦所得的成就令這名字為人所熟識。

有人認為陳振興只不過一名港隊代表,得的只是亞洲冠軍,要數香港運動員,李麗珊、黃金寶等不論成就或名氣都強勝之,我亦是從今天的節目才對「陳振興」這三個字熟悉起來,要數他為「香港百人」實有點過譽。入隊單車訓練當然鞎辛,但天下間哪一個世界冠軍或略有成就的運動員不是日以繼夜,犧牲自己所有的時間與享樂,才得成今天的成果?試數中國大陸眾多國家級運動員,成名前之苦練實在不足為外人道,比陳振興有過之而無不及,要出人頭地成為中國代表已是萬中挑一,香港這彈丸之地出個陳振興只是「蜀中無大將」而已。

誠然,中國大陸重點培訓國家隊人才,在跳水等強項要嶄露頭角實非易事,一將功成萬骨枯,當中埋葬了童年、青春,相比起來,陳振興或許是十分幸運的一個。但分別是,中國大陸被徵召入市隊、省隊的小孩,是家人減少經濟負擔、還有望出人頭地的一個方法,一種投資。那些小孩從小就只有運動,沒有其他。亦即是說中國的世界級運動員由始至終都只有一條路選擇,熬過去,脫穎而出,如劉翔、林丹、郭晶晶,一躍而成國寶,中間的辛酸是有著明確且單一的目標支持他們向前。

相反,陳振興多的是選擇,二十一歲,可以選擇在社會中力爭上游,同時可有家人的照料、女友在身邊、玩樂、旅遊、假期等,這亦是大多數人選擇的路。他卻選擇了一條最孤單的路,八年來只有單車,沒有家人,沒有朋友,沒有女友,甚至共同進退的隊友也一個接一個的退出,身邊連競爭對手都沒有,孤身一人,走過這黃金的八年。連目標也看不清楚,形單隻影,當中淒苦不足為外人道。除了孤寂還有內心的歉疚,父母日漸年老,家中有事只能靠以往的好友襄助,不知這光耀門楣的金牌當中藏了多少父母的淚水。八年來,他隨時可以放棄,重拾久違了的安逸、家人、朋友、愛情,擁有選擇仍然堅持正是當中的可貴之處。

陳振興這「香港百人」,要看的不是他金牌的光環,看的是他背後所犧牲的種種,亞運的加冕只是錦上添花。是理性的選擇,放棄一切的抉擇,堅持追夢。

夢的價值何在?我們當中又有誰可以如此義無反顧地追夢?八年間,在社會中形形役役,或許賺得銀行戶口的多位數字,或許得一棲身之所安居樂業,但夢在哪兒?是埋葬於朝九晚五、日復日、年復年的生活中,還是已經腐朽在逸樂之間?「山地興」這香港百人比高不可攀的李嘉誠、任志剛等來得更震撼,亦使我們不知生命何價,只懂張口高乎的不滿現狀的八十後一記當頭棒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昔日